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发展经验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台湾农业由于受到快速发展工业和商业的竞争,开始步入明显的停滞、萎缩时期。为了使农业走出国境,提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台湾加快农业转型,调整农业结构,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从以产品为主发展农业扩大,发展农业服务业,包括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农业运输等。20 世纪 70 年代末,台湾农业出现了通过开放农园供游客品尝,购买农产品的观光农园。 20世纪80年后期,观光农园向内容更丰富的休闲农业发展,即不仅提供农产品,而且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区,这种"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农业旅游,又可达到提高农民收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
一、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类型
台湾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农园体验、森林旅游、乡野畜牧、教育农园、农庄民家、乡土民俗、生态保育、渔业风情等休闲活动项目皆属之。历经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现象,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几种类型。这些以农业旅游为主导的休闲产业类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在台湾地区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
1.乡村花园
乡村花园的设计和建造盛行英国,最初的乡村花园主要种植本土植物,且多数是可为餐桌提供食物的瓜果蔬菜类。如今的乡村花园建设已是包罗万象,摆脱了最初的以实用性为主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追求环境优美、景观独特、地域性强的乡村花园开始出现。清境小瑞士花园位于南投县仁爱乡台14甲公路清境农场旁,海拔大约有1800公尺,这里的空气清新自然,景色优美如画,兼具北欧风光,因此又有「台湾小瑞士」及「雾上桃源」之美名。清境小瑞士花园整个园区面积达约有4甲,年平均温为摄氏15-23度左右,舒适宜人的气候常为人门避暑胜地,园区内种植了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美丽又新奇。而区内的设施如挪威森林广场、阿尔卑斯双塔、落羽松步道、主题花园等皆环绕着天鹅湖而建,悠然地徒步其间犹如置身在欧洲。园中设有大型停车场、露营烤肉区、欧式花园、精致餐饮中心、纪念品饭卖部、露天咖啡广场等,提供另一种休闲享受。清境小瑞士花园、台一教育农园的经营者张国珍先生同时兼任台湾生态教育农园协会和台湾农业经营管理学会的理事长,对推动台湾教育农园起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台一教育农园、清境小瑞士花园和中台禅寺已成为旅行社安排的接待景点之一。
2.乡村民宿
乡村民宿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环境、景观、特色文化、民俗,让人们深度的感受到独特的民风、民俗,于优雅宁静中体验乡村生活。优雅的环境、朴素的民风民情,优美的风景和朴实亲切的主人,使乡村民宿成为世界各地自主旅游者的最爱。在台湾乡村民宿发展比较好的地区的南投县清境地区和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自1996年南投县成立第一家民宿之后,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03年11月份止南投县已有200家民宿,而其中清境地区就有80家民宿之多。目前清境地区民宿通过策略联盟经营的方式,成立清境观光发展促进会,共同进行行销活动推广,在对外事务的利益争取、地区发展的规范、地区的资源分配与协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进一步的推动了当地乡村民宿的健康发展。而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则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景,把原先的台湾冶金矿区,从炼金厂、古烟道、废矿坑、战俘遗迹甚至是天皇寓所进行合理规划开发,独特的景观吸引着无数前来到访的游客。该区著名的乡村民宿云山水的主人吴乾正身兼民宿发展协会与乡村之家优质民宿第一届理事长头衔,对于民宿的贡献与推广不余遗力,他认为经营文化,家庭式的经营使民宿发展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3.观光农园
观光农园是指具有农业特产之地区,通过规划建设使其具有观光休闲与教育价值的农业园区。观光农园内提供观光游客所需的各种服务设施,以便利游客体验采收农特产的乐趣并了解农特产生产过程,以增长游客时间,寓教于乐,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的目的。观光农园最初形成于1980年,苗粟大湖、彰化田尾菜地开始经营的观光果园、观光花市。到1998年,观光农园发展结果为北部区域有55处观光农园,占全台湾地区的55.56%;中部区域有21处,占21.21%;东部区域有12处,占12.12%;南部区域有11处,占11.11%。目前,观光农园的类型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观光瓜园等。各式各样的观光农园因开放时间不同分布全年不同季节,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享受观光、休闲、摘果、赏花的田园之乐。
4.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是台湾农业类型中最具代表性者,农场原以生产蔬菜、茶或其他农作物为主,且具有生产杂异化的特性,休闲农场具有多种自然资源,如山溪、远山、水塘、多样化的景物景观、特有动物及昆虫等,因此休闲农业可发展的活动项目较其他类型的休闲农业更具多样性。常见的休闲农场活动项目包括农园体验、童玩活动、自然教室、农庄民宿、乡土民俗活动等。休闲农场是由数个农民或多个农民团体联合兴办的,规模比观光农园要大,面积一般在50公顷以上,经营的项目比较多元化。1988 年,台湾农委会核定"农渔乡村发展休闲农业及观光果园规模计划",政府部门开始规划辅导休闲农业,成立发展休闲农业策划咨询小组,确认休闲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台湾对于观光农园与休闲农场的区别并不是很明显,观光农园也可以休闲体验,休闲农场也可以观光游览,大多数农园、农场都同时兼具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的功能。如台北阳明山中名阳圃休闲农庄便是一例,农庄以种植海芋(采摘海芋花八朵一百元)为主,狭长的地块,独特的入口、精致的小品景观都成为游客立此存照的见证。
5.教育农园
教育农园是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之场所、教案和解说员。在教育农园里各类树木、瓜果蔬菜均有标牌,有昆虫如蝴蝶是怎样变化来的等活生生的教材。游客在此参与农业、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尤其为城市的青少年了解自然、认识社会、了解农业和农村文化,创造了条件。如我们这次到访的台一教育休闲农场便是比较成功的案例,农场位于南投县埔里镇埔雾公路(台14线省道)边,于一九九一年成立,起初主要是以提供农民各类蔬菜、花卉的种苗培育为主,近年来即致力于广地方的产业观光,开始积极转型。在场区规划设置多项深具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的设施,如押花生活馆、DIY才艺教室、亲子戏水区、浪漫花屋、可爱动物区、渡假木屋、景观花桥、各类植物生态标本区等。这是一处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的观光景点。在这里规划建设了全亚洲最大的蝴蝶生态馆及甲虫生态馆,利用园区内原有的多种蜜源植物来培育各种蝴蝶,利用香菇废弃物等营造出甲虫的生态空间,为游客提供认识昆虫生态的地方,是一处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学习的园区。
6.市民农园
市民农园是指经营者利用都市地区及其近郊的农地划分成若干小块供市民承租耕种,以自给为目的,同时可让市民享受农耕乐趣,体验田园生活。1989年,台北市农会积极规划推动市民农园,并于1990年辅导北投区设立第一家市民农园,从而为台湾第一家市民农园。至今后台北市市民农园已发展成立16 处(表示),合计面积约16.2 公顷(2430 亩), 租用市民农园以10坪为一单位,以四个月为一期,每期600元。1991年,台中市建立市民农园,1994年农委会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光驱计划"扩大试办市民农园,到1998年底,台湾已设置58处市民农园,都属于农耕体验型市民农园。这些市民农园的设置,以都市近郊、水源充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车程在半小时最为理想。与观光农园相对,市民农园是由城市市民利用平时业余时间经营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台湾市民农园的规划建设远没有其他园区形态发展好。
7.休闲牧场
休闲牧场是以名、特、优、新的农作物,以较好的设施和高科技含量,进行生产并以此吸引游人,向人们展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多姿多彩的产品。我们考察的初鹿牧场为台湾土地银行经营的牧场,地处台东县卑南乡明峰村内,场区占地约54公顷,为全省坡地集中牧场之最。休闲牧场内宽广辽阔,乳牛及乳制品是主要的经营目标,以奶牛饲养,品尝自产牛奶、奶酪、牛肉,并以其秀美的牧场景观吸引游人,2004年,仅门票收入一项就达300万人民币,效益很是可观。牧场划分为露营区、产品贩卖部、菠萝园、茶园、槟榔2园、枇杷园和竹林等区域,是适合露营渡假的好去处。
二、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发展主要以乡村民宿、休闲农业为主体发展起来,其中休闲农业在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中占的比例最大,全岛目前共有1102家休闲农业园区,2004年产值达11.25亿人民币,提供180098个就业机会,预计到2008年休闲农业产业产值达17.5亿人民币。通过研讨会研讨和实地考察,台湾以发展乡村民宿、休闲农业进而推动全岛休闲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
1、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加快农业转型,开发农业功能
台湾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农业面临快速发展工业和商业的竞争,以及国际农产品的冲击,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农民收益少,台湾农业发展面临衰退、萎缩。针对这一挑战,台湾采取了加快农业转型,调整农业结构,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开发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于是就开始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我国大陆现在正处于农业转型和调整农业结构的新时期,要学习台湾发展农业的经验,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理念,根据各地的资源。区位和市场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从而改变农业就是第一产业的旧观念,建立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
2、研究与规划并举
台湾农业最高农业管理部门——台湾农委会对发展休闲农业极为重视,在农委会下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处和推广科,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机构,台湾从上到下形成了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辅导体系。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编制和审批规划,安排资金补助和贷款,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息咨询,制定评价标准,定期检查和评估,加强与旅游部门联系。我国台湾相关部门机构在做好休闲农业规划,包括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园区的建设规划的同时,根据休闲农业产业需求,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2005年台湾休闲农业的研究主题分别为服务人员人格特质、服务态度与服务行为关系研究;经营模式研究;园艺治疗活动对于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的研究;台中县新社乡休闲农园规划建置研究;旅游商品特色研究;养生农业园区建置模式研究等。
3、加强园区建设的规划和检查评证
虽然台湾的休闲农业园区已达1102家,但经过农委会筹建的只有206家。农委会与休闲农业学会合作推动了园区和农业旅游景点的检查评证,并颁发认证标志。台湾休闲农业园区检查评证分别以核心特色、园区规划、创意运用、解说与行销、组织与人力管理、环境与景观管理、社区参与、观光资源等八项进行评证。台湾农委会为鼓励休闲农场提升服务品质,提供人们正确选择优质的休闲农场,特委托台湾休闲农业学会按照"2005年度台湾休闲农业服务品质提升计划——休闲农场评鉴、认证与辅导计划",进行优良休闲农场之评选及甄选工作,并编印优良休闲农场服务宣传手册。评选的对象为经农委会核准设置登记或准予筹设且实际经营之休闲农场。评选内容包括:①农场资源;②农场设施及活动配置图;③整体经营方向;④服务及体验活动;⑤餐饮服务;⑥住宿服务。评选项目标准等,共分三个方面、16个项目,标准,打分评选。评选分数70分以上,未满80分者为"良等";80分以上,未满90分者为"优等";90分以上者为"最优等"。 在我国大陆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园区空间布局主要为"城市郊区型""景区边缘型",但今两年来在一些大型城市(尤其是北京)其空间布局呈现出"遍地开花型",其主要弊端表现在:自发建设多;挂个牌子就采摘;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管理;发展特点不突出,缺乏宏观系统的规划等。在加强园区建设的规划和检查评证工作中我们可充分借鉴台湾发展休闲农业中的经验,使我国大陆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园区建设步入正轨。
4、大力推行社区经营的理念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游憩地的发展跳出了以往规模经济思维,朝向精致农业政策的延伸转型。休闲农业园区的"园区"概念,被赋予了具有地方意义的 community( 社区)的理念,而不在只是一个强调专业生产的属于工业特质的park(厂区)概念。整合农场、农园、民宿或所有景点,使其由点连成线,再扩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休闲农业园区,并适时开展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社区"理念来推动各项工作,这是台湾发展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的成功经验,也是走在世界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前列的重要原因。如在10年前废弃的台湾金瓜石冶金矿区为了发展乡村民宿和休闲旅游,聘请规划设计单位作了详细的《金瓜石社区产业辅导计划》,并在以后的运作实施中,定期出版《金瓜石社区报》,开办矿山讲堂等全力打造浪漫渡假社区。这与我国大陆目前很多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过多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片面追求产值形成鲜明对比,用经营文化、经营社区的理念来开发建设我们的农业旅游景点理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部分。
三、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的启示
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调查统计显示,台湾前往观光休闲农业区的游人绝大多数是那些不熟悉农业、农村的城市居民。每到周末或节假日,相当多的城市居民到乡村、田园去度假,到观光农业区去体验。在我国大陆,城市化发展快,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城市人很希望到郊区农村观光旅游,这为发展城郊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了市场需求。我们应抓住城市这个目标市场,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的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因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有高附加产值,并可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休闲购物、观光度假及其他旅游活动(如垂钓、农家乐)的发展而产生乘数效应。这就要求我们:
首先,应大力加强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这是立足城郊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步骤之一。
其次,国家农业部门应重视发展农业旅游,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组织、规划、研究推动大陆农业旅游的发展,为发展农村这一新型产业提供组织保证。
最后,要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促进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台湾农委会主要负责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投资建设工作,而旅游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旅行社及游客前往休闲农场观光旅游,以扩大客源市场。所以,农业部门和园区经营者应积极与旅游部门联系,开展旅游合作,建立农业旅游网络体系。
四、结语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006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开发建设新农村游、农家游,农业的生态保护、农业的休闲旅游,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类型
台湾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农园体验、森林旅游、乡野畜牧、教育农园、农庄民家、乡土民俗、生态保育、渔业风情等休闲活动项目皆属之。历经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现象,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几种类型。这些以农业旅游为主导的休闲产业类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在台湾地区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
1.乡村花园
乡村花园的设计和建造盛行英国,最初的乡村花园主要种植本土植物,且多数是可为餐桌提供食物的瓜果蔬菜类。如今的乡村花园建设已是包罗万象,摆脱了最初的以实用性为主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追求环境优美、景观独特、地域性强的乡村花园开始出现。清境小瑞士花园位于南投县仁爱乡台14甲公路清境农场旁,海拔大约有1800公尺,这里的空气清新自然,景色优美如画,兼具北欧风光,因此又有「台湾小瑞士」及「雾上桃源」之美名。清境小瑞士花园整个园区面积达约有4甲,年平均温为摄氏15-23度左右,舒适宜人的气候常为人门避暑胜地,园区内种植了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美丽又新奇。而区内的设施如挪威森林广场、阿尔卑斯双塔、落羽松步道、主题花园等皆环绕着天鹅湖而建,悠然地徒步其间犹如置身在欧洲。园中设有大型停车场、露营烤肉区、欧式花园、精致餐饮中心、纪念品饭卖部、露天咖啡广场等,提供另一种休闲享受。清境小瑞士花园、台一教育农园的经营者张国珍先生同时兼任台湾生态教育农园协会和台湾农业经营管理学会的理事长,对推动台湾教育农园起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台一教育农园、清境小瑞士花园和中台禅寺已成为旅行社安排的接待景点之一。
2.乡村民宿
乡村民宿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环境、景观、特色文化、民俗,让人们深度的感受到独特的民风、民俗,于优雅宁静中体验乡村生活。优雅的环境、朴素的民风民情,优美的风景和朴实亲切的主人,使乡村民宿成为世界各地自主旅游者的最爱。在台湾乡村民宿发展比较好的地区的南投县清境地区和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自1996年南投县成立第一家民宿之后,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03年11月份止南投县已有200家民宿,而其中清境地区就有80家民宿之多。目前清境地区民宿通过策略联盟经营的方式,成立清境观光发展促进会,共同进行行销活动推广,在对外事务的利益争取、地区发展的规范、地区的资源分配与协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进一步的推动了当地乡村民宿的健康发展。而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则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景,把原先的台湾冶金矿区,从炼金厂、古烟道、废矿坑、战俘遗迹甚至是天皇寓所进行合理规划开发,独特的景观吸引着无数前来到访的游客。该区著名的乡村民宿云山水的主人吴乾正身兼民宿发展协会与乡村之家优质民宿第一届理事长头衔,对于民宿的贡献与推广不余遗力,他认为经营文化,家庭式的经营使民宿发展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3.观光农园
观光农园是指具有农业特产之地区,通过规划建设使其具有观光休闲与教育价值的农业园区。观光农园内提供观光游客所需的各种服务设施,以便利游客体验采收农特产的乐趣并了解农特产生产过程,以增长游客时间,寓教于乐,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的目的。观光农园最初形成于1980年,苗粟大湖、彰化田尾菜地开始经营的观光果园、观光花市。到1998年,观光农园发展结果为北部区域有55处观光农园,占全台湾地区的55.56%;中部区域有21处,占21.21%;东部区域有12处,占12.12%;南部区域有11处,占11.11%。目前,观光农园的类型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观光瓜园等。各式各样的观光农园因开放时间不同分布全年不同季节,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享受观光、休闲、摘果、赏花的田园之乐。
4.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是台湾农业类型中最具代表性者,农场原以生产蔬菜、茶或其他农作物为主,且具有生产杂异化的特性,休闲农场具有多种自然资源,如山溪、远山、水塘、多样化的景物景观、特有动物及昆虫等,因此休闲农业可发展的活动项目较其他类型的休闲农业更具多样性。常见的休闲农场活动项目包括农园体验、童玩活动、自然教室、农庄民宿、乡土民俗活动等。休闲农场是由数个农民或多个农民团体联合兴办的,规模比观光农园要大,面积一般在50公顷以上,经营的项目比较多元化。1988 年,台湾农委会核定"农渔乡村发展休闲农业及观光果园规模计划",政府部门开始规划辅导休闲农业,成立发展休闲农业策划咨询小组,确认休闲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台湾对于观光农园与休闲农场的区别并不是很明显,观光农园也可以休闲体验,休闲农场也可以观光游览,大多数农园、农场都同时兼具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的功能。如台北阳明山中名阳圃休闲农庄便是一例,农庄以种植海芋(采摘海芋花八朵一百元)为主,狭长的地块,独特的入口、精致的小品景观都成为游客立此存照的见证。
5.教育农园
教育农园是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之场所、教案和解说员。在教育农园里各类树木、瓜果蔬菜均有标牌,有昆虫如蝴蝶是怎样变化来的等活生生的教材。游客在此参与农业、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尤其为城市的青少年了解自然、认识社会、了解农业和农村文化,创造了条件。如我们这次到访的台一教育休闲农场便是比较成功的案例,农场位于南投县埔里镇埔雾公路(台14线省道)边,于一九九一年成立,起初主要是以提供农民各类蔬菜、花卉的种苗培育为主,近年来即致力于广地方的产业观光,开始积极转型。在场区规划设置多项深具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的设施,如押花生活馆、DIY才艺教室、亲子戏水区、浪漫花屋、可爱动物区、渡假木屋、景观花桥、各类植物生态标本区等。这是一处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的观光景点。在这里规划建设了全亚洲最大的蝴蝶生态馆及甲虫生态馆,利用园区内原有的多种蜜源植物来培育各种蝴蝶,利用香菇废弃物等营造出甲虫的生态空间,为游客提供认识昆虫生态的地方,是一处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学习的园区。
6.市民农园
市民农园是指经营者利用都市地区及其近郊的农地划分成若干小块供市民承租耕种,以自给为目的,同时可让市民享受农耕乐趣,体验田园生活。1989年,台北市农会积极规划推动市民农园,并于1990年辅导北投区设立第一家市民农园,从而为台湾第一家市民农园。至今后台北市市民农园已发展成立16 处(表示),合计面积约16.2 公顷(2430 亩), 租用市民农园以10坪为一单位,以四个月为一期,每期600元。1991年,台中市建立市民农园,1994年农委会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光驱计划"扩大试办市民农园,到1998年底,台湾已设置58处市民农园,都属于农耕体验型市民农园。这些市民农园的设置,以都市近郊、水源充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车程在半小时最为理想。与观光农园相对,市民农园是由城市市民利用平时业余时间经营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台湾市民农园的规划建设远没有其他园区形态发展好。
7.休闲牧场
休闲牧场是以名、特、优、新的农作物,以较好的设施和高科技含量,进行生产并以此吸引游人,向人们展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多姿多彩的产品。我们考察的初鹿牧场为台湾土地银行经营的牧场,地处台东县卑南乡明峰村内,场区占地约54公顷,为全省坡地集中牧场之最。休闲牧场内宽广辽阔,乳牛及乳制品是主要的经营目标,以奶牛饲养,品尝自产牛奶、奶酪、牛肉,并以其秀美的牧场景观吸引游人,2004年,仅门票收入一项就达300万人民币,效益很是可观。牧场划分为露营区、产品贩卖部、菠萝园、茶园、槟榔2园、枇杷园和竹林等区域,是适合露营渡假的好去处。
二、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发展主要以乡村民宿、休闲农业为主体发展起来,其中休闲农业在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中占的比例最大,全岛目前共有1102家休闲农业园区,2004年产值达11.25亿人民币,提供180098个就业机会,预计到2008年休闲农业产业产值达17.5亿人民币。通过研讨会研讨和实地考察,台湾以发展乡村民宿、休闲农业进而推动全岛休闲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
1、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加快农业转型,开发农业功能
台湾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农业面临快速发展工业和商业的竞争,以及国际农产品的冲击,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农民收益少,台湾农业发展面临衰退、萎缩。针对这一挑战,台湾采取了加快农业转型,调整农业结构,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开发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于是就开始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我国大陆现在正处于农业转型和调整农业结构的新时期,要学习台湾发展农业的经验,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理念,根据各地的资源。区位和市场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从而改变农业就是第一产业的旧观念,建立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
2、研究与规划并举
台湾农业最高农业管理部门——台湾农委会对发展休闲农业极为重视,在农委会下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处和推广科,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机构,台湾从上到下形成了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辅导体系。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编制和审批规划,安排资金补助和贷款,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息咨询,制定评价标准,定期检查和评估,加强与旅游部门联系。我国台湾相关部门机构在做好休闲农业规划,包括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园区的建设规划的同时,根据休闲农业产业需求,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2005年台湾休闲农业的研究主题分别为服务人员人格特质、服务态度与服务行为关系研究;经营模式研究;园艺治疗活动对于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的研究;台中县新社乡休闲农园规划建置研究;旅游商品特色研究;养生农业园区建置模式研究等。
3、加强园区建设的规划和检查评证
虽然台湾的休闲农业园区已达1102家,但经过农委会筹建的只有206家。农委会与休闲农业学会合作推动了园区和农业旅游景点的检查评证,并颁发认证标志。台湾休闲农业园区检查评证分别以核心特色、园区规划、创意运用、解说与行销、组织与人力管理、环境与景观管理、社区参与、观光资源等八项进行评证。台湾农委会为鼓励休闲农场提升服务品质,提供人们正确选择优质的休闲农场,特委托台湾休闲农业学会按照"2005年度台湾休闲农业服务品质提升计划——休闲农场评鉴、认证与辅导计划",进行优良休闲农场之评选及甄选工作,并编印优良休闲农场服务宣传手册。评选的对象为经农委会核准设置登记或准予筹设且实际经营之休闲农场。评选内容包括:①农场资源;②农场设施及活动配置图;③整体经营方向;④服务及体验活动;⑤餐饮服务;⑥住宿服务。评选项目标准等,共分三个方面、16个项目,标准,打分评选。评选分数70分以上,未满80分者为"良等";80分以上,未满90分者为"优等";90分以上者为"最优等"。 在我国大陆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园区空间布局主要为"城市郊区型""景区边缘型",但今两年来在一些大型城市(尤其是北京)其空间布局呈现出"遍地开花型",其主要弊端表现在:自发建设多;挂个牌子就采摘;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管理;发展特点不突出,缺乏宏观系统的规划等。在加强园区建设的规划和检查评证工作中我们可充分借鉴台湾发展休闲农业中的经验,使我国大陆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园区建设步入正轨。
4、大力推行社区经营的理念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游憩地的发展跳出了以往规模经济思维,朝向精致农业政策的延伸转型。休闲农业园区的"园区"概念,被赋予了具有地方意义的 community( 社区)的理念,而不在只是一个强调专业生产的属于工业特质的park(厂区)概念。整合农场、农园、民宿或所有景点,使其由点连成线,再扩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休闲农业园区,并适时开展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社区"理念来推动各项工作,这是台湾发展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的成功经验,也是走在世界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前列的重要原因。如在10年前废弃的台湾金瓜石冶金矿区为了发展乡村民宿和休闲旅游,聘请规划设计单位作了详细的《金瓜石社区产业辅导计划》,并在以后的运作实施中,定期出版《金瓜石社区报》,开办矿山讲堂等全力打造浪漫渡假社区。这与我国大陆目前很多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过多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片面追求产值形成鲜明对比,用经营文化、经营社区的理念来开发建设我们的农业旅游景点理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部分。
三、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的启示
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调查统计显示,台湾前往观光休闲农业区的游人绝大多数是那些不熟悉农业、农村的城市居民。每到周末或节假日,相当多的城市居民到乡村、田园去度假,到观光农业区去体验。在我国大陆,城市化发展快,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城市人很希望到郊区农村观光旅游,这为发展城郊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了市场需求。我们应抓住城市这个目标市场,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的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因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有高附加产值,并可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休闲购物、观光度假及其他旅游活动(如垂钓、农家乐)的发展而产生乘数效应。这就要求我们:
首先,应大力加强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这是立足城郊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步骤之一。
其次,国家农业部门应重视发展农业旅游,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组织、规划、研究推动大陆农业旅游的发展,为发展农村这一新型产业提供组织保证。
最后,要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促进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台湾农委会主要负责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投资建设工作,而旅游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旅行社及游客前往休闲农场观光旅游,以扩大客源市场。所以,农业部门和园区经营者应积极与旅游部门联系,开展旅游合作,建立农业旅游网络体系。
四、结语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006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开发建设新农村游、农家游,农业的生态保护、农业的休闲旅游,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訂閱:
文章 (Atom)